今天中美关系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完全是中国的鹰牌(派)绑架政府的结果。缺乏远见没有战略定力的中国政府轻易被绑架,自身要负很大的责任啊。
对中国而言,以重塑世界秩序为目标建立协调机制并非不可为,中国的国力在欧亚大陆上至少前三,若能将给予俄国的资源部份转向重塑秩序所需,最终的利益和格局也比现况更为宏大。中国有着「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可作为「把饼做大」的共同地缘利益,需要的是展现格局与西方沟通和建构相近的价值,「义利合一」,才能从「王霸之辩」解构当代的西方大同盟。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代核心,他的旗帜叫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是第二代核心,他的旗帜叫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是第三代核心,他的旗帜是“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三个代表”的真正意义,更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从哪里来的?我在这里提供一个独特的版本,仅供参考。我无心哗众取宠,更无居功自傲之意。也许“三个代表”犹如黄河、长江一样,有多个源头,最终汇集到一起奔流向东,不妨一并拿出来,相互印证。
德桑蒂斯在对华态度上一直以鹰派著称。与崇尚机会主义的特朗普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待中美关系不同的是,德桑蒂斯更倾向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中美关系。
150多年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东南沿海,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他们的商品市场,以便互通有无。150多年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东南沿海,目的是要关上已经打开的中国大门,孤立与遏制中国的崛起。
北约的势力发展呈现合围欧亚大陆两侧的态势,中俄两国看似成为地缘政治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发达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合纵,难道中国最终只能选择“无上限”地支持俄国吗?
如果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中美关系与曾经的英美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制度对抗来看,目前的中美关系又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另外,从产业转移与技术打压方面来看,中美关系又与上世纪80年代的美日关系有许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