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判断外国知名政治人物是否有影响力,往往是考虑“他跟本国政府关系如何,政府高官是否还去找他咨询”这类问题。其实,像基辛格这样的人物,其作用主要不在于给本国政府出谋划策,而在于能够穿梭于各国政界和商界之间,运用本人的智慧、人脉、经验,为本国的长远利益服务。他的很多政策想法,都很难想象是得到美国政府的授意或授权的。这种“政治掮客”的独特角色,只有在民间组织有充分的空间、商业市场活跃的社会才会出彩。他虽然是外来移民,但对美国的忠诚却无可质疑。
下个月,拜登总统将在任上度过81岁生日,他是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第一位在任时年龄超过80岁的总统。如果拜登成功连任,在他的第二个任期结束时他会将近86岁高龄。
美国驻华大使尼克·伯恩斯和由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两党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次记者招待会十分重要,因为它的内容和视频在美国驻华使馆网站发布后得以在中国国内广泛流传。这对中国政府的官员和人民了解美中关系为何大幅度下滑的各种原因的美国说法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
从体制机制角度来看,兰伯特的任命也将对具有一定实验性的“中国屋”产生影响。这位新晋掌门人能否解决美国对华决策的官僚弊病、整合困境与执行难题?“中国屋”将成为两党的合作平台还是斗争焦点,将延续多年或仅为“昙花一现”?未来,在人事调整暂时完成与大选压力不断累积下,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将如何推进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舒默一行访华极为重要。首先,它可以为促成中美最高领导人今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峰会添砖加瓦。其次,美国国会已经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策源点之一,国会成员访问中国、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会晤并切身实地的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意对减少国会成员对中国的敌视和偏见具有重大意义。
1)美国的力量来自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削弱这些优势。2)中美关系看起来是双边关系,但其实却是一个多边关系。3)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生存威胁永远来自于它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审视并关注我们自己。所以我不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
八名强硬的右翼共和党人和所有208名民主党人投票支持罢免。虽然剩下的210名共和党人投了反对票,但是罢免动议还是以216票对210票获得通过。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投票罢免的众议院议长。
在更多的时间里,七位候选人只是满足于互相争吵,将整场辩论变成了一个争夺第二名的比赛。辩论结束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依然在各大民意调查中遥遥领先。
在有效地探讨关于护栏或指导原则的谈判之前,双方最好首先就这种不断演变的关系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达成一致。打个比方,假设在两个人的情境中,其中一个人有伤害另一个人的意图,他说:“我想伤害你,但我们需要一些安全预防措施以防我们掉下悬崖”,那么较弱的一方不太可能同意与更强大的一方达成这种保障协议。 因此,在建立护栏之前,我们最好首先就双方意图达成一致。一位美国同事告诉我,“在这场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双方都不必赢,但双方都无法承受失败。”我同意他的观点。双方必须努力确保他们的关键利益在这场竞争中不受损害,双方只能共存。之后,我们可以建立更加富有可持续性的“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