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重新回到一个基本点呢?必须到目前这个方向到了无法持续的时候。也就是经济持续下行到影响党的领导的时候。这个过程看起来还非常漫长。
1979年美中建交之后不久中国学生开始到美国留学,到2018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近40万。最近,中美教育交流被一些美国人认为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本次线上讨论由四位在不同时段来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分享他们在美国留学和之后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也许是对中美教育交流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最好的回答。
今年,卡特中心China Focus项目将与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 21 世纪中国中心合作,举办第九届吉米·卡特美中关系青年学者论坛。
在最近的中美领导人旧金山峰会上,中方提出了稳定中美关系的“五个支柱”,而第一个支柱就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刘亚伟将在讲座中介绍中国军人对美国、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认知。他们的认知自然对他们的决策有重大的影响。
对中国来讲,台湾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即《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817公报》,都是讲台湾问题。美国如果支持台独,双边关系会急剧恶化甚至完全崩溃。对美国来讲,台湾除了是牌,还是战略资源,更是价值观的标杆。台海局势的走向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美是否可以和平共处,东亚和西太平洋是不是继续成为世界繁荣的发动机。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有300多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这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潮之一。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两国教育交流的价值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演讲人是杜克大学政治学系的讲座教授墨宁,时间是美东10月24日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本次讲座由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主办,佐治亚理工大学国际发展项目和卡特中心聚焦中国项目协办。
本次会议旨在探讨美中关系当下的挑战和明年的走向。本次会议由中美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China-America Studies)主办,美国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中国南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uth China Sea Studies)、北京国际对话俱乐部(Beijing Club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中心(China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Alberta)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