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第三次辩论

相关文章: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简介(一)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简介(二)

2024年美国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简介

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第三党势力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第一次辩论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第二次辩论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德桑蒂斯的对华政策

年龄会成为拜登连任路上的绊脚石吗?

特朗普的官司会阻止他重返白宫吗

 

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第三次辩论于11月8日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举行。参加这次辩论的一共有5位候选人,分别是佛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 (Ron DeSantis),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和南卡州州长妮基·黑利(Nikki Haley),南卡州联邦参议员蒂姆·斯科特(Tim Scott),企业家维韦克·拉马斯瓦米 (Vivek Ramaswamy) 和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托弗·克里斯蒂(Christopher Christie)。而参与了第二次辩论的前副总统迈克·彭斯 (Mike Pence)于10月底宣布退出了总统竞选,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古姆(Doug Burgum)则因为在民调中的支持率没有达标而未能获得第三次登台的资格。

目前在共和党候选人中支持率大幅领先的特朗普依然缺席了此次辩论。他选择在同一时间在迈阿密举行选民集会。像前两次辩论一样,经历了一整晚的唇枪舌战,依旧没有人能够对与特朗普形成足够的威胁。大家都不愿与特朗普发生太过激烈的冲突。在主持人的提问下,他们都小心翼翼地在不疏远选民的情况下对这样一位深受党内基础选民欢迎的领跑者进行了简短且无关痛痒的攻击。德桑蒂斯对于特朗普的批评算是候选人中比较强硬的,他认为特朗普与2016年上台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现在已经无法领导这个政党或是国家,是时候换一位新的领导人了。而且德桑蒂斯重申,特朗普有义务在辩论中现身并对他面临的诉讼做出解释。而黑利则首先赞扬了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承认他在正确的时间是正确的总统。但黑利也指责了特朗普在包括支持乌克兰在内的外交问题上表现软弱,强调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正确的总统候选人。拉马斯瓦米完全没有对特朗普进行批评,甚至帮他辩护,将2016年来共和党在全国选举中的屡屡失利归咎到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娜·麦克丹尼尔(Ronna McDaniel)身上。即使是被外界视为最有勇气攻击特朗普的克里斯蒂也在大部分时间保持了对这位前总统的沉默。不得不承认,这一系列辩论已经成为一场争夺第二名的比赛。没有候选人有决心将特朗普一举拉下领跑者的宝座,相反,大家似乎在争夺谁能成为他的最佳替代者,以防这位深陷4场刑事官司的前总统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退出竞选。

外交政策是此次辩论的重点。候选人们首先讨论了巴以冲突。历史上,美国两党都支持以色列,但共和党的支持尤其强烈。在场的每位候选人都重申支持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而对于保护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平民,几位候选人却只字未提。在涉及大学校园反犹太主义抬头的问题时,德桑蒂斯和拉马斯瓦米等都表达了对此类事件的谴责。但是当问题转向俄乌战争时,几位候选人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黑利、斯科特和克里斯蒂都支持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呼吁大幅增加资金投入。黑利试图将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与对以色列的援助联系起来,她认为这两项援助有助于美国削弱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而拉马斯瓦米则坚定反对援助乌克兰。他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长时间的谴责,同时指责乌克兰有反民主信仰,甚至有纳粹主义的倾向。而德桑蒂斯则回避对乌克兰问题进行表态,而是将话题转移到美墨边境,呼吁加强南部边境的安全。此外,德桑蒂斯还呼吁更多地关注中国,他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在谈到中国的影响力时,主持人指出拉马斯瓦米在中国公司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进行竞选活动,拉马斯瓦米则指出黑利的女儿也在使用这一软件,两位候选人因此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堕胎问题是此次辩论中候选人们争论的又一大热点。就在此次辩论的前一天晚上,俄亥俄州将妇女堕胎权写进了本州的法律,这被反对堕胎的共和党人视作一次重大的失败。虽然候选人们在辩论中都表达了对于堕胎的反对,但在这一问题上,他们既要吸引党内的保守派基础选民,又不能疏远潜在的摇摆选民,所以大部分候选人不愿意表现得过分强硬。海利就表示自己虽然是反堕胎者,但不会批判任何支持堕胎的人,她尊重各州保护堕胎权的决定,也承认想要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堕胎禁令几乎是不可能的。与黑利的观点相似,克里斯蒂也强调了由各州的立法机构自己决定堕胎政策。斯科特则发出了候选人中最为强硬的声音,他呼吁选民恢复基督教价值观,并且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针对怀孕15周以上女性的堕胎禁令。


下一场辩论将于12月6日在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Tuscaloosa)举行。目前克里斯蒂和斯科特的民调支持率大幅落后于其他候选人,二者在本次辩论中也没有太出彩的表现。11月13日,斯科特宣布退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角逐,而克里斯蒂也很有可能没法再获得参与下次辩论的资格。拉马斯瓦米以其好斗的风格主导了所有三场辩论。可是从民调支持率来看,他的这些尖刻的攻击也许并不会为他带来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三场辩论,拉马斯瓦米已经从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商人变成了共和党的政治新星。现在看来,德桑蒂斯和黑利将有可能最终竞争第二名的位置。但是随着 1 月 15 日爱荷华州党团会议的临近,只要特朗普不出现意外情况,这些辩论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总统提名之争。

 

(作者简介:陈必凯是卡特中心中国项目项目助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硕士研究生)

Latest from Blog

王飞凌:基辛格是“美国梦”的完美诠释

使基辛格得名与获利最丰的,可能是他的中国关系和知识。不过,他2011年出版的600多页专著《论中国》,虽然流传广泛、颇为可读,却被许多论者视为狭隘、肤浅;书中对中国的认知颇为欠缺、过时,观察立论与分析结论也相当偏颇、失真。

前驻华大使洛德:四十年后重温中美关系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和变化。在两国70年代开始接触的时候以及建交之初,我们的关系主要是战略性的,包括制衡苏联,但由于中国的贫弱,双边关系很少。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是中国显著且迅速的崛起,不仅成为地区大国,而且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方面成为全球大国。这就产生了老牌强国和新兴强国之间的竞争动态。

郭玉贵:卡特总统任内的教育政策(连载一)

卡特最终赢得总统大选,全国教育协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全国教育协会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即卡特允诺当选后建立内阁级的联邦教育部。卡特在总统任内共做了三件毁誉参半的有关教育的大事:一是建立了内阁级的联邦教育部,二是增设大量联邦专项教育项目,三是大量增加联邦政府教育经费。

陈兼:基辛格博士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在今天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中国和世界都处在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在悼念基辛格时,这也许是人们最应当记取的他的历史遗产之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并深化以市场化为核心和底蕴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并继续促进服务于全人类福祉的全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