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声: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

【编者按: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部一个写作小组,最近几年该报关于中美关系的评论基本全部出自钟声。10月31日,钟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的评论。很多双边关系观察家认为这篇评论表明中国的高层已经做出了跟美国全面改善关系的决定。如果钟声是风向标的话,那他在年初连发九篇文章讨论美国必败的九大原因,可谓“穷凶极恶”。在钟声笔下,美国必败的九条原因分别为:无视规则、零和博弈、逆势而动、拒绝竞争、唯我独尊、双重标准、言而无信、一意孤行、自作聪明!本站特将钟声2023年的《九评》的图片贴于本文之后。】

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重返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近来,中美开展了一系列重要高层交往,民间友好续写新的篇章,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在重返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尽快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52年前,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近日所指出的,中美之间的和平与进步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整个世界的利益。

  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中方对美一以贯之的政策。中方始终认为两国应该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始终相信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始终期待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而不是滑向冲突对抗。中方始终认为,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的最好选择。双方曾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阻击埃博拉病毒、引领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合作办成了一件件造福世界的大事好事。面对当前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双方更应该选择合作的正确道路。全球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中美协调和合作。要充分认识到,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两国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人口总数占世界近1/4、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1/5,双方利益交融十分紧密。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中美关系近年出现波折,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和对华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战思维,以竞争之名行围堵遏制打压之实。这种做法只会将中美推向对抗冲突,将世界推向分裂动荡的“新冷战”。中美这么大体量的两个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出现一些分歧和竞争难以避免,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也不应成为中美对立对抗的理由。不能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发展中美关系要守住底线。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必须排除干扰,切实维护。

  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生生不息,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致力于推动美中青年相互了解,史迪威将军家族几代人推动对华友好合作,飞虎队精神在两国人民之间代代传承,加利福尼亚州拓展对华绿色合作……一个个鲜活事例,生动呈现出中美人民友谊深厚、两国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推动中美开启各层级对话、交流,体现了大国外交的宽广视野、长远眼光、责任担当。

  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中美关系也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双方要本着对世界、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任态度,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03 版)

Latest from Blog

王飞凌:基辛格是“美国梦”的完美诠释

使基辛格得名与获利最丰的,可能是他的中国关系和知识。不过,他2011年出版的600多页专著《论中国》,虽然流传广泛、颇为可读,却被许多论者视为狭隘、肤浅;书中对中国的认知颇为欠缺、过时,观察立论与分析结论也相当偏颇、失真。

前驻华大使洛德:四十年后重温中美关系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演变和变化。在两国70年代开始接触的时候以及建交之初,我们的关系主要是战略性的,包括制衡苏联,但由于中国的贫弱,双边关系很少。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是中国显著且迅速的崛起,不仅成为地区大国,而且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方面成为全球大国。这就产生了老牌强国和新兴强国之间的竞争动态。

郭玉贵:卡特总统任内的教育政策(连载一)

卡特最终赢得总统大选,全国教育协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全国教育协会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即卡特允诺当选后建立内阁级的联邦教育部。卡特在总统任内共做了三件毁誉参半的有关教育的大事:一是建立了内阁级的联邦教育部,二是增设大量联邦专项教育项目,三是大量增加联邦政府教育经费。

陈兼:基辛格博士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在今天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中国和世界都处在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在悼念基辛格时,这也许是人们最应当记取的他的历史遗产之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并深化以市场化为核心和底蕴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并继续促进服务于全人类福祉的全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