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党报告:2000-2020》发布(附原文)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文末附《美国政党报告:2000-2020》,或点击链接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官方网站下载原文。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产物。更准确地说,政党是美国政治现代化的产物。政治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是大众参与政治,也就是政治的民主化,而政党则是组织和动员大众参与政治的最有效工具。如果说独立战争和建国标志着美国政治的第一次民主化,那么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执政八年期间进一步扩大投票权,则标志着美国政治的第二次民主化。而杰克逊之所以能够当选并连任,他领导的民主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政党,就没有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杰克逊民主”。甚至可以说,没有政党,就没有延续至今的美国民主。

当今美国正处于大变局时代:两党高度极化、贫富日益悬殊、民粹主义高涨、身份政治盛行、治理赤字凸显。另一方面,政党代表和动员选民、吸引和筛选政客、设定和执行政策,时至今日仍是美国政治的核心。因此,要深入认知大变局时代的美国,必须首先透彻理解美国的政党政治。更重要的是,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够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因而要准确认识和预判美国对华政策,为党的对外工作和我国的对美外交提供及时、可行、高质量的政策咨询,也必须深入理解美国的政党政治。

虽然美国研究是国内学界公认的“显学”,然而与中美关系研究相比,美国国内政治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作为国内政治核心的政党政治更是属于起步阶段。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国别研究,而美国研究无疑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中之重。国内学界、智库和分析人士理应充分利用这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美国政党政治研究,为尽快打造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添砖加瓦。

鉴于上述考量,谢韬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历时百日,撰写了“美国政党报告:2000-2020”。该报告通过组织中的政党、选民中的政党、执政中的政党等三条主线,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描述了21世纪第一个20年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图景及其变迁。就我们所知,这是国内第一份公开发布的聚焦美国两党政治的报告。诚然,作为深入研究美国两党政治的一次尝试,报告的疏漏与不足在所难免,作者文责自负。同时,我们诚挚希望国内美国研究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不吝赐教,为我们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以提升我们今后的研究质量。

本报告初稿撰写人分别是纪文宇(选民中的政党和美国两党的中国观)、邹虹瑾(执政中的政党)、宋子丰(组织中的政党)。郭馨怡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张国玺撰写了报告的核心提要并对报告进行了统稿。谢韬作为项目负责人,详细审阅了初稿和终稿,并撰写了序言。

本报告得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的慷慨资助,研究团队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谢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22年7月

《美国政党报告:2000-2020》原文如下:

Latest from Blog

柯蒂斯、克劳斯:城市发展模式事关中美国际秩序博弈

在国际关系分析中,城市的发展往往被错误地忽视。事实上,基础设施、城市形态与大国构建的国际秩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历史上,大国不仅使用城市作为商业和宗教连接的节点,还作为实际和象征性权力展示的场所。冷战结束后形成的美国单极时代就是由一种独特的城市形态所支撑的:全球城市。几十年来,伦敦、纽约、首尔、悉尼和东京等全球城市的的崛起加强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如今,中国现在开始通过“一带一路”营造有其独特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形态。

大法官奥康纳的遗产和她的中国行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悼念桑德拉·戴·奥康纳 (Sandra Day O'Connor) 大法官的逝世,她是一位保守而务实的大法官......然而,她对中国法律改革的参与和重要影响却鲜为人知。

蓝普顿:什么是基辛格外交的动力?

由于基辛格博士在动荡、残酷的欧洲的成长经历,他对稳定有一种观念上和发自内心的执着,这种执着与大多数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看法一样。中国和基辛格都经历过难以想象的社会崩溃,并认识到过度动乱并不是人权、民主和物质进步的土壤。